乡愁印迹·村史村事|虾子镇三台村:农旅融合书写美丽乡村新篇章
三台村位于虾子镇东北部
因三台山而得名
站在山顶遥望,四野风光尽收眼底。三台山海拔1019米,属大娄山东北中支山脉,主峰分上、中、下三个小平台,自东向西一台更比一台高,有“一里三平台”之说。
三台村国土面积6.08平方千米,位于洛安江河畔。境内交通便利,地理条件优渥,禹门路、东二环、保税大道“两纵一横”贯穿全境。
全村辖5个村民组,914户2891人。
近年来,三台村探索出以党建引领为主导,以“两项机制”为保障,以“三治融合”为引擎,以“四在网格”为目标,形成乡村治理“1234”新路径,基层治理基础进一步夯实,基层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。
一直以来,三台村坚持把产业兴旺作为实施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。2019年11月三台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成立,将全村696户、2851人量化为股民,将全村资产和资源量化为股权,实现了“户户有股权、人人有分红”。2021年,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80万元,对蛋鸡养殖场二区进行提档升级;2022年,三台村还通过“公司+村合作社+村民”的方式引种藤茶,共计种植100余亩,年产值约200余万元。
除了发展蛋鸡养殖、藤茶产业,三台村还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,大力发展农家乐、民宿等农旅一体化产业,2020年,建立三台农家乐,每年接待游客2万余人,为村集体经济每年创收约12万元。2021年,在洛安江河畔禹门路旁改建民宿,实现了让游客吃在三台、乐在三台,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创收约3万元。
目前,三台村通过产业化经营农家乐、乡村民宿,规模化种植辣椒、蔬菜、水果1000余亩,养殖蛋鸡24万羽,集体经济资产积累五年翻三番,现已积累现金850余万元、集体资产4300余万元;通过网格员、联户长辐射带动群众发展养殖50余户、种植20户400余亩,共计收入1200余万元,真正实现“产业兴旺”和“生活富裕”。
产业兴,乡村美。在产业发展的带动下,三台村在乡村建设、环境治理、整体风貌等各个方面都实现了大的转变。2023年,整村推进市级特色田园乡村·乡村振兴集成示范点建设,成功建成宜居农房200栋,格式冲水式厕所普及全村,卫生厕所覆盖率100%,畜禽养殖圈舍全面改造,卫生环境得到进一步整治。
在全村的努力下,三台村先后荣获“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”“贵州省卫生村”“全省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示范点”“贵州省民主法治示范村”“全市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”“遵义市‘五强组织’示范村”“遵义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”等称号。
道路干净整洁、民房漂亮大气、到处绿树成荫……如今的三台村,乡村产业发展如火如荼,村容村貌日新月异,农民生活蒸蒸日上,处处呈现生机勃勃的新气象,正阔步走在民富村兴的振兴之路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