松源社区N招齐发,让精神文明建设深度“出圈”
近年来,新蒲新区新中街道松源社区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,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要点,坚持以党建为总揽,以提升城市文明程度、改善居民生活质量、提高市民素质为目标。社区积极主动作为,从强化组织领导、健全工作机制、整合现有资源、美化社区环境等多方面着力,扎实有效地开展了文明培育、文明实践、文明创建等一系列活动
党建引领,网格治理聚合力
党支部紧密结合“三网合一”治理模式,构建起“党支部+驻村工作组+3个党小组+6个网格长+6个党员中心户+41个联户长”的精细化组织管理体系,并通过“找党员”活动广泛吸纳各类党员参与小区治理,激发了党员的积极性。50余名报到党员干部成为小区文明实践的“常备军”,组建志愿服务队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和文明创建,有效提升了社区环境。同时,党支部定期召开会议收集群众意见,组织文艺活动增强社区凝聚力,并注重发挥党员在矛盾纠纷化解中的作用,为居民创造了和谐稳定的生活环境。
完善机制,凝聚精神文明共识认同
社区通过广泛征求意见和充分讨论,制定并完善了居民民约,确保群众能够全程参与、认可并执行,同时接受群众的监督。为了营造重信守诺的良好氛围,社区充分发挥了积分制和道德评议会的作用,并强化了典型模范的引领和激励作用,让道德榜样成为居民们学习的榜样。此外,松源社区还成立了红白理事会,积极推动婚事新办、丧事简办,开展红白事备案,并签订相关承诺书。常态化开展移风易俗宣传,与居民面对面谈心谈话,引导居民抵制盲目攀比、高价彩礼、大操大办、低俗婚闹等陈规陋习,让文明新风在社区蔚然成风。通过这些举措,松源社区不仅完善了自身机制,还成功凝聚了精神文明共识认同,为创建和谐、文明、宜居的社区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整合资源,建好精神文明实践阵地
社区充分考虑群众需求,围绕“学有所教、病有所医、老有所养”及“环卫、购物、运动有设施”的要求,修建了文化法治广场、晨晚训练点、健身房等场所,并配备了购物中心、自动存取款机,打造了“15分钟”便民生活圈。同时,整合现有资源,打造了综合文化服务中心、青少年活动中心、农家书屋等,丰富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活动阵地,提高辖区居民生活幸福指数。
清洁环境,优化社区人居环境卫生
社区设置了公益性岗位与物业共同管理,不定期开展大扫除,保障环境干净整洁。同时,对小区绿化进行提档升级,在“美”上下功夫,在“靓”上做文章,着力打造“三季有花,四季常绿”小区园林景观,种植了红叶李、紫薇、红叶石楠、金丝黄菊,植草约2.5万平。并开展整治工作,铲除违章小广告,粉刷墙面,切实提升环境整洁度,全力打造美丽幸福新松源。
社区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、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等载体,大力弘扬时代新风 ,推进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。完善公益广告形式,充实内容,涵盖理想信念、法治精神、传统美德等多方面,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、健康生活方式等。同时,联合多部门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活动,如邀请医疗机构开展义诊和健康讲座,特邀律师事务所开展法律宣传活动,增强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。
入户走访,提升精神文明宣传氛围
社区网格员和驻村工作队伍深入开展“敲门行动”,每年实现全覆盖入户宣传,发放宣传资料,大力宣传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各类活动,提升群众知晓率与参与率,力求居民满意、群众认可。同时,号召居民积极参与社区服务,从自身做起,影响家人,带动他人,养成文明生活习惯,共同维护社区环境卫生。
下一步,松源社区将继续以社区服务为重点,以文明实践为抓手,多形式开展文明实践活动,加大宣传力度,广泛摸排整改不文明现象,督促规范不文明行为,旨在切实提高群众的思想觉悟、道德水准、文明素养和法治观念,进一步推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向更高水平发展。